最权威的摩梭文化展示窗口

研究
联系我们

电话:13320417505

邮箱:

地址:丽江市泸沽湖摩梭人博物馆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 > 馆刊
旅游发展中的反思
发布时间:2020-10-30 13:41:35 浏览:[]次

旅 游 发 展 中 的 反 思


       ——泸沽湖落水村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旅游发展中的反思(图1) 

      泸沽湖的落水村,一直是泸沽湖景区旅游开发以来的一个焦点。落水村不仅是泸沽湖周边人口最集中、交通最方便、景点最集中的村子,还是泸沽湖旅游开发的先行者。从60年代开始,凡是研究摩梭的专家学者,第一站必定是落水村。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旅游者逐渐进入泸沽湖,在其他村子还在懵懵懂懂之时,落水村开始有了个体商店、家庭旅馆等旅游服务设施。短短的几年中,落水村在悄无声息中发展起来了。落水人的超前意识曾经一度形成了在泸沽湖周边独家经营的局面,在十多年的时间里,落水村一直是当地脱贫致富的典范,他们曾经是人们羡慕和学习的样板。

1995年,落水村被评为“丽江地区十大富裕村”之一。当年,经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等四家院所单位专家学者考察,落水村被推荐参加“联合国成立50周年模范社区”评比。在评选推荐材料中,专家学者对落水村的评价是:“本社区拥有神山、丽水、秀湖、密林、矿泉、溶洞多种自然奇观,而以母系家庭和阿夏走婚制的摩梭人人文文化系统,堪称世界一绝,两者高度亲合形成独特自然人文旅游资源,诱惑着世界各国的旅游者。”由于人文地理及环境交通的种种优势,落水是泸沽湖周边(含四川)是旅游发展最快的村子。从1995年到现在,落水村从20多家旅社,600多个普通床位,发展到现有的75家宾馆,1600多个客房和近4000个床位。特别是经过2004年以来的治理整顿,各级政府加强了落水村的硬件建设和旅游管理,水、电、路、排污等设施明显改善;划船、牵马、晚会等服务项目进一步规范;特别是经过多年的积累,村民们有了一定的旅游服务和管理经营,已具备了接待国内外各种旅游团队和各类游客的条件。  

      按理说,落水村应该客源滚滚,生意兴隆,但事与愿违,现在我们看到的却是一派萧条的景象。就在以往的旅游旺季——暑假期间,昔日忙忙碌碌的划船队,现在经常无所事事;昔日湖边热闹非凡的傍晚,只看到寥寥无几在散步的游客;昔日深夜里歌声此起彼伏的烧烤城,如今成了本村年轻人参加完篝火晚会后的消遣之处。而且类似的境况日复一日,月复一月,落水人开始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对于祖祖辈辈都以打渔种地为生的农民来讲,旅游的快速进入曾让他们猝不及防,无以应对。在经历了彷徨、观望、尝试的过程后,终于看到了旅游带来的希望,尝到了旅游的甜头。在周边村子还没有行动起来时,落水村经常客满为患,正因为如此,村里人从2000年起,就争先恐后贷款修房子,房子一家比一家漂亮宽敞,设施一家比一家先进。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但残酷的现实又把人搞懵了。由于客人少,落水村的75家宾馆大多数都空着,有客人住的人家也处于一种廉价竞争的局面,甚至到了每个标间30元还含早餐的地步。村民们说:为了发展旅游,土地丧失了,湖里也没有鱼可打了,如果再这样下去,落水村的未来怎么办 ?

      为此,村民们再也坐不住了,他们开始反思,自己到底错在什么地方?是那个环节出了问题?为什么处于优越地理条件和人缘关系的落水竟然会败给市场竞争?大家经过分析,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全球化的经济危机和各种天灾人祸外,主要有以下因素。

      一、旅游市场的无序竞争是影响客源的一个主要原因。近年来,由于周边村子的崛起,落水村再也不是泸沽湖的“唯一”,虽然其他村的硬件设施远远不及落水村,但投入少的优势可以让旅游服务项目的价格一跌再跌。周边村落的服务设施及服务方式是落水村十多年前的模式,但低成本的服务和给旅游从业人员的高回扣却足以吸引大量游客。用压低价格的办法招徕客人,让投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来建宾馆的落水人苦不堪言。但面对市场的残酷竞争,他们无可奈何,只有随波逐流,也只能在价格上作文章,但游客的入住率仍然不尽人意。

      二、旅游宣传的误导是造成入住率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只要坐在通往泸沽湖的车上,每次会听到游客们在相互提醒“落水村已经商业化了,只有里格才是正宗的”,“网上说了,落水村都是外地人承包的”等等,让人无法解释。曾经有一位记者说:“来泸沽湖之前,我认为网上说的是真的,但走了几个村子一比较,才知道并非如此,真正的文化旅游还是在落水村”。

谎言被说了无数遍就会变成“真理”!落水人至今仍然不重视网络宣传的作用,他们自认为有优越的接待条件,还在守株待兔。落水村的《村规民约》规定“不准用不正当的手段招徕客人”,“不准出租房屋经营不健康的娱乐项目”,“不准在村口拉客”等等。另一方面,由于过去出租房屋后的一些“经验教训”令他们不会轻易出租房屋,也不会让承包者随心所欲。这种自我保护意识,令外来经营者望而生畏,自然把目光转向了里格等周边的村子。而外地老板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自我推销办法是本地人远远不及的,凡是没有到过泸沽湖的人,首先得到的信息都来自互联网,由于宣传的误导,许多游客的目的地已不是落水村了,落水村成了乘车的中转站。

      三、现有的经营管理办法让外来者难以真正了解落水村的真貌。旅游发展初期的落水村,虽然接待设施差,但游客可以住进摩梭人的大家庭,是一种自助式的旅游,客人可以体验民风民情,住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随着游客的增多,标间、电视等现代化设施的出现,拉远了人的距离,游客与当地人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少。特别是随团进入泸沽湖的客人,晚上天黑到,忙着跳舞、吃烧烤,第二天一早又是乘船、家访(由旅行社指定的地点),忙的不亦乐乎,那里还有时间去了解摩梭人的生活。另一方面,由于世人对摩梭人的种种误解,让落水人渐渐降低了对外人的信任度,学会了怎样应付形形色色的来访者。为了让老人安宁,许多人家的祖母屋都与宾馆分开了。久而久之,如果只看表面现象,落水村的变化足以让那些把摩梭人当做原始部落来参观的都市人失望。

      事实上,落水村的变化是万变不离其宗,不论房子怎样漂亮,除了按照游客需求建的标间外,房屋的整个格局完全按照摩梭传统民居修建。只不过比过去宽敞明亮而已。更可贵的是,市场经济的冲击并没有改变摩梭人的大家庭和走婚习俗。落水村从1995年到现在一直是73户人家,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大家庭不仅没有解体,反而得到了巩固。因为大家庭人口多的优势正好适应了旅游接待的需求,村里几家规模较大的宾馆都是大家庭开的,而且老板都是能干的摩梭妇女。由于经济状况的改变,许多传统文化在落水村又得到了发扬光大。在落水村,一人有难大家帮,一家有事全村忙的风气还很浓厚;在落水村,老人安度晚年,孩子幸福快乐,从来没有出现过虐待老人和孩子辍学的现象;在落水村,保护和捍卫传统文化的意识正在觉醒,有一批象泸沽湖摩梭民俗博物馆的尔青和多吉一样的年轻人正在行动。

      旅游市场的变幻莫测是每一个旅游开发区都难以回避的,尤其是民族地区,怎样才能做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严峻的课题。落水村的出路在那里?虽然现实不容乐观,但总结落水村十多年旅游开发的经验,认真分析现状,我们仍然对落水村的未来充满了希望。落水村在生存与发展,保护与开发方面有许多值得推广的经验,下一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以高质量的服务赢得市场。在有关部门的旅游总体布局规划中,落水村被定位为“摩梭民俗观光村”,正好适应了本村母系大家庭多、传统文化保留好、村民自我保护意识强等特点。但市场竞争是无情的,只有行动起来,变消极等待为积极应变,才能找到一条新的出路。根据落水村的特点,必须继续走集体化的道路,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战胜困难。一要提高服务质量,以优质的服务赢得信誉,坚决杜绝以压低价格来招徕客人的行为。二要发扬民族传统,将优秀的民族传统习惯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中,体现在《村规民约》和所有服务过程中,让游客虽然住在现代化的标间里,仍能了解摩梭人的传统习俗,体验摩梭人的生活。三要主动与旅游部门合作,结合本村优势,开发摩梭家访、民族体育竞技等旅游项目,用既有民族特色,又健康有趣的服务项目来吸引游客。四是打造节日亮点,利用各种传统节日开展活动,吸引各方朋友到泸沽湖度假。

      二、加大宣传力度,让世人充分了解真正的落水村。一要正确对待各种误解,争取重塑新形象,以每一个村民的实际行动来消除误解。二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建立集体网站,形成一个村民与游客可以互动的网络空间。三要利用现有的博物馆、民族歌舞晚会等资源,积极主动地协调配合旅游部门组织旅游团队参观和体验正宗的民风民情。

      三、扶持本村摩梭母系大家庭做好接待家访的工作。通过村民委员会向有关部门上报,为具备接待家访的人家颁发“摩梭母系大家庭”定点参观点的证书,让游客能在落水村了解到真正的摩梭文化。

      总之,落水村是泸沽湖旅游区的前沿阵地,是丽江市泸沽湖旅游开发的一个对外窗口。因此,落水村的形象就是泸沽湖旅游的形象,也是丽江旅游的形象。为了丽江旅游发展的大局,必须打造好泸沽湖“女儿国”这个品牌。各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应从宏观发展的角度来关注落水村,认真总结落水村旅游开发十几年的利弊得失,从中寻求一条能继续带动整个泸沽湖景区发展的可行性路子。

2009年9月10日

扫码关注我们

联系电话

13320417505

邮箱:
地址:丽江市泸沽湖摩梭人博物馆